玉山國家公園

玉山國家公園區域範圍橫跨台灣兩大山脈:玉山山脈主要山地與中央山脈南段山地,轄區內屬於台灣百岳的名峰林立,總計共有三十座。其中,屬玉山山脈者有十一座,屬中央山脈者有十九座。

玉山主峰地標

左:民國14年(大正14年)興建於玉山頂之神社。      中:民國50年佇立於玉山頂的于右任銅像。          右:民國87年玉山主峰基石成為玉山頂的新地標。

太魯閣台地

太魯閣國家公園行政管理所在地。

早期太魯閣國家公園峽口

左:民國24年(昭和10年)太魯閣峽口貌。右:民國49年太魯閣峽口新貌。

金門國家公園

金門傳統建築代表:水頭村得月樓建築群。

2015年7月27日 星期一

【墾丁-龍鑾潭自然中心】

龍鑾潭位在恆春古城西南側,原本地勢低窪,每逢雨季附近田園皆成澤國,為農民帶來很大災害。日治時代雖曾計畫建為水庫,但終未實現,臺灣光復後,政府關懷民生疾苦,特於民國37年籌撥專款,將龍鑾潭建為水庫,不僅助益農田水利之灌溉,而且形成美麗的風景地區。潭水經附近溪流相匯由潭北人工洩水口北流,經四溝、頭溝而注入保力溪,由射寮出海。從前其流域水源豐富,帆船等小型船隻,均可從射寮溯水而上,是恆春對外主要交通線之一,目前僅供農田灌溉渠道。 潭面廣闊滿水面積為175公頃,水深平均3.5公尺,碧波蕩漾,景色幽美而恬靜,每年十月至翌年五月,許多候鳥如鷸、(行鳥)、雁鴨等由寒冷的西伯利亞、中國及日本等地從南遷移,部份留此過冬,為龍鑾潭的湖光山色增添不少自然情趣,也使當地更富觀光價值,本處已興建自然中心,內含鳥類生態展示、望遠鏡觀察、錄影帶欣賞等,提供高品質的旅遊活動。

龍鑾潭自然中心
龍鑾潭除了是恆春平原農作灌溉的主要水源之外,也是每年冬天過境鳥類的停留地.靜坐湖邊草原,環顧四週,欣賞落日隱入關山,絕美湖光山色,夫復何求.

文章及圖片出處:http://np.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gmap&view=marker&id=47&Itemid=80&gp=1#&Itemid=32
更多墾丁國家公園數位典藏:http://npda.cpami.gov.tw/tab8/web8_index.php?park=A
佇立於龍鑾潭蕩漾波光間的赤頸鳬 / 林英典,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龍鑾潭的雁鴨群進行著北返前的飛行練習 / 周明雄,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2015年7月21日 星期二

【東沙島最美麗的海洋熱帶雨林-珊瑚礁群】

東沙環礁接近珊瑚多樣性的分布熱點—珊瑚大三角(the Coral Triangle,由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東帝汶、巴布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等國家的淺海區域所構成的大三角地帶,珊瑚種類多樣性高),海洋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且東沙環礁是南海北部唯一的大型珊瑚礁,因位居南海至台灣海峽和西太平洋的樞紐位置,為南海種原中心往北擴散的中繼點,海洋生物會聚集在此覓食、休息、尋找同伴、繁衍下一代,故東沙環礁的資源保育,等於是增加臺灣海域生物資源的產量。
  珊瑚是由許多珊瑚蟲組成的群體,珊瑚蟲屬於刺胞動物門(Cnidaria),牠的外形像一朵花,上半部由一圈觸手圍繞著口構成,下半部像一個圓筒,中間是消化腔,整個珊瑚蟲伸展開來就像朵花,收縮起來則藏在自己外表骨骼中。東沙的珊瑚種類可分為石珊瑚、八放珊瑚和水螅珊瑚,各有不同的形態特徵。但並不是全部的珊瑚種類都會形成珊瑚礁,會形成礁的珊瑚稱為造礁珊瑚,大部分的石珊瑚種類都是造礁珊瑚,亦有某些軟珊瑚種類具有造礁功能。珊瑚礁複雜的空間結構,提供許多海洋生物繁衍的棲所。珊瑚的組織內,含有大量的共生藻,加上生活在珊瑚礁的大型和微細藻類,都是很有效率的初級生產者,供給珊瑚和其他生物利用,因此,珊瑚礁是「海洋的熱帶雨林」,為地球上生產力及生物多樣性最高的生態系之一。
       東沙環礁至2013年珊瑚生物相方面已調查研究記錄到321種珊瑚包括:石珊瑚(Scleractinia)257種、八放珊瑚56種(Octocorallia,包括軟珊瑚、柳珊瑚、笙珊瑚、藍珊瑚)、水螅珊瑚(Hydrocorallia)6種、黑角珊瑚(Antipatharia Antipathes sp.)2種。。依據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網的資料顯示,其中東沙的石珊瑚物種約佔全臺灣石珊瑚類的81.5%,由此可見東沙環礁的重要性。
  另外,東沙外環礁海域的珊瑚群聚仍保持在良好狀態,珊瑚主要分布在礁脊表面和溝槽兩側,覆蓋率可達80% 以上,以石珊瑚類和軟珊瑚類為群聚的優勢種,石珊瑚類以桌形和分枝形的軸孔珊瑚最佔優勢,通常礁石表面密布各類的桌形軸孔珊瑚,其中夾雜分布一些粗狀分枝的軸孔珊瑚和巨枝鹿角珊瑚,其次是團塊形的菊珊瑚、角菊珊瑚、角星珊瑚、合葉珊瑚、苔珊瑚和雀屏珊瑚等種類,環礁外部靠北面處並有表覆形的表孔珊瑚和片珊瑚種類,在大型礁塊的側面則有柳珊瑚分布,又以紅扇珊瑚最為常見;軟珊瑚類則以肉質軟珊瑚、葉形軟珊瑚和指形軟珊瑚為主。
      環礁礁台珊瑚群聚以團塊形和表覆形的石珊瑚群體為主,包括有微孔珊瑚、菊珊瑚、角星珊瑚、腦紋珊瑚等。礁台的地形平坦,表面並出現些許潮池,潮池中有豐富的生物相,包括大型海藻和海草,以及海鞘、棘皮動物的海膽、陽隧足和海參、環節動物多毛類與刺胞動物的海葵和水螅等。綜合而言,礁台區的生物量和生物多樣性都很高。環礁潟湖,中央區域水深約10 公尺至20 公尺,周圍鄰近礁台處的水深約在5 公尺以內。現生珊瑚覆蓋率在潟湖東部可在55% 以上,但在西部則不到25%。潟湖中央區域以蕈珊瑚科種類為主,包括蕈珊瑚、蛞蝓匐石珊瑚、多葉珊瑚、強壯屐珊瑚和鋸齒屐珊瑚等,亦有零散分布的葉片形片棘孔珊瑚和芽棘孔珊瑚等大珊瑚群體和菊珊瑚科的小群體。環礁潟湖南部區域,為塊狀礁和沙地交錯分布的底質,主要是團塊形的微孔珊瑚大型群體,菊珊瑚科的小群體在此區亦屬常見,塊礁間則是珊瑚骨骼碎片和珊瑚細沙。靠近潟湖北部的底質,乃大多為珊瑚骨骼碎片,現生珊瑚以微孔珊瑚較多,其他則為少數的軸孔珊瑚、蕈珊瑚、菊珊瑚、棘葉珊瑚、片棘孔珊瑚、斜花珊瑚、瓣葉珊瑚和合葉珊瑚等種類,多樣性甚高。
數位典藏資訊:http://npda.cpami.gov.tw/tab8/web8_page2.php?park=G&ct=85
所有圖片資料來源:http://dongsha.cpami.gov.tw/tw/marineCoral.aspx




2015年7月20日 星期一

東沙島攻殼機動隊-陸生寄居蟹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海域中的海洋生物資源豐富是家喻戶曉的,但在東沙島"陸地上"的海洋生物-陸生寄居蟹卻在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的海域及陸域生態上扮演著重要腳色! 
  在陸域方面,陸生寄居蟹可說是海濱陸生植物的好夥伴!陸生寄居蟹被歸類屬於草食性陸生蟹類,因此時常會尋找果實、種子來吃,所以也肩負著傳播陸生植物種子的責任。另外東沙島上最大宗-皺紋陸寄居蟹覓食時的翻土行為可以肥沃土壤有利於植物生長,此外它們也會任腐食者的角色,能加速有機碎屑分解。
  在海域方面,每年的夏季5-9月為陸生寄居蟹的生殖季。它們會從內陸遷徙至海邊進行"釋幼",即是將幼生釋放到海中而不是卵。這些數以萬計的浮游幼生也滋養著東沙海域,而春夏季亦是許多海洋生物的繁殖期,一同釋放幼生的行為,也提高了彼此存活的機會。
  在東沙島最大宗的陸生寄居蟹為皺紋陸寄居蟹(Coenobita rugosus),幾乎全島都有它的蹤跡,尤其是在夏季時可在東沙島國碑及南岸附近找到成群的皺紋陸寄居蟹在海草碎屑上覓食。目前發現東沙島的皺紋陸寄居蟹體型顯著大於台灣本島及一些島嶼的同種類寄居蟹,究竟是何種生態因子造成體型上的差異目前仍在研究中。
除了皺紋陸寄居蟹外,在東沙島也發現藍紫陸寄居蟹 (Coenobita violascens) 、短掌陸寄居蟹 (Coenobita brevimanus ) 、凹足陸寄居蟹 (Coenobita cavipes) 及椰子蟹 ( Birgus latro)等 的蹤跡,不過其它陸寄居蟹的數量與皺紋陸寄居蟹數量相差甚大。

  藍紫陸寄居蟹顏色多偏寶藍色,在台灣本島區域數量甚少,而牠的稀有與美麗,常成為商人的目標。在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沒有人為干擾的自然環境下,數量維持穩定。短掌陸寄居蟹是除了椰子蟹以外次大的陸生寄居蟹,性情相當兇猛,更曾有研究員曾被短掌陸寄居蟹夾傷而送醫,因此千萬不要小覷這張著螯足的威脅!凹足陸寄居蟹一般棲息在較內陸的樹林地區,在東沙島亦被發現,但數量相當稀少,椰子蟹在島上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稀客。
因此我們了解到陸生寄居蟹對生態系的重要性,也了解它的美妙。雖然在台灣本島及附近的島嶼也有許多陸生蟹類的存在,但我們往往呼嘯而過,忽略它的存在,下次不妨靜下心來仔細的觀察它,相信會有更多的發現。
引述來自: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碩士生 許嘉軒同學
更多訊息:http://npda.cpami.gov.tw/tab8/web8_page1.php?park=G
在海草碎屑上覓食的皺紋陸寄居蟹。(許嘉軒/攝)
夏季時海岸上覓食的皺紋陸寄居蟹群。(許嘉軒/攝)


寶藍色的藍紫陸寄居蟹。

短掌陸寄居蟹

新增說明常可在林投上發現藍紫陸寄居蟹,自然背景更襯托出它的美。

2015年7月5日 星期日

玉山國家公園─臺灣黑熊保育歷程

台灣黑熊在民國78年由文化資產保存法列為瀕臨絕種,玉管處有鑑於台灣黑熊在生態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又民國85年以前資料顯示台灣黑熊在玉山園區經常出沒,屬於園區重要的分布區之一,加上保育瀕危物種的迫切性以及長期生態研究對於野生動物經營管理之必要性,然而台灣黑熊於園區野外族群大小、分布、棲地利用、遺傳變異、生殖、死亡率等基本生物學和生態學的資料,卻付之闕如,因此,玉管處在民國85年成立「黑熊專案保育小組」之後,持續與專家學者相配合調查該物種的棲地利用和族群生態,在民國86年至94年進行捕捉繫放、無線電追蹤紅外線自動相機監測,分析台灣黑熊活動範圍與生態並建立台灣黑熊保育網站,積極宣導臺灣黑熊保育觀念,於95年至今,相關研究成果已逐次增加台灣黑熊野外生態習性的瞭解,並開啟台灣黑熊物種族群生態與保育研究,目前研究人員甚至已能在園區拍攝到臺灣黑熊的畫面,紅外線自動照相機亦不時攝得黑熊身影,顯示臺灣黑熊歷年的保育成效已慢慢展現出來了。

想要了解台灣黑熊歷史事紀請至數位典藏網站:
http://npda.cpami.gov.tw/tab8/web8_page2.php?park=B&ct=486&page=1